023-65156392
西南政法大学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关于毒品治理及辩护培训的项目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毒品治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毒品治理与辩护工作,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特制定本培训项目方案,旨在为律师、公检法人员、社区矫治单位、高校等相关人员提供专业、实用的毒品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系统的培训和交流,提升毒品治理及辩护工作的整体效能。
本项目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专业与实务同步”为特色,邀请顶尖专家学者、一线执法人员授课,深度解读毒品治理政策法规,分析毒品犯罪辩护实务,并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学员的辩护技巧和应变能力。
同时,项目还将关注新型毒品犯罪、网络毒品犯罪、跨境毒品犯罪、科技在毒品治理中的应用,以及多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等实践领域前沿问题,为学员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更具针对性的实操技能。

1.跨境毒品治理
培训将涵盖国际毒品形势分析、跨境毒品犯罪特点、国际合作机制、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科技手段应用等方面,重点探讨跨国毒品犯罪集团的运作模式、跨境运输路线、新型毒品种类及危害、国际禁毒合作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跨境毒品犯罪侦查和打击的效率,帮助学员了解国际毒品治理的现状和趋势,掌握跨境毒品犯罪的防范和应对策略。
2.网络毒品犯罪
培训将重点探讨网络毒品犯罪的种类、特点、趋势,以及网络毒品交易、传播、招募等犯罪手段,并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结合典型案例解读网络毒品犯罪的侦查取证、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问题,帮助学员了解网络毒品犯罪的侦查思路和辩护策略,掌握利用科技手段打击网络毒品犯罪的技巧,提升网络环境下的毒品治理能力。
3.新型毒品犯罪
培训将重点讲解新型毒品的种类、化学成分、危害性、识别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分析新型毒品犯罪的特点和趋势,重点探讨新型毒品犯罪的侦查取证、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分享新型毒品犯罪的辩护策略,帮助学员掌握新型毒品的识别和鉴别技巧,提升新型毒品犯罪的侦查和打击能力,以及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辩护水平。
西南政法大学将组织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强有效的组织管理,依托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打造国家毒品研究精品培训课程,建设从知识培训到能力提升的多层次、多需求内容体系。培训项目以重庆为中心,并逐渐辐射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区,以提升学校、学科影响力。
本培训项目主要面向以下群体:
01 律师及其他法律工作者
主要包括刑事辩护律师、民事诉讼律师、行政诉讼律师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等。
侧重于掌握毒品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毒品犯罪案件的辩护策略和技巧。
02 公检法人员
包括公安机关的侦查员、法制人员、社区民警;检察机关的检察官;法院的法官等。
侧重于深入了解毒品犯罪的特征和认定标准,掌握毒品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的操作流程。
03 社区矫治单位
社区矫治单位人员:包括社区矫治机构的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志愿者等。
侧重于了解毒品犯罪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社区矫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04 高校相关人员
包括高校的法制人员、研究人员、教师等。
侧重于研讨毒品犯罪相关的制度规范与前沿理论问题。
本培训项目形式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讲座式培训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执法、司法人员进行授课,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式培训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掌握实际操作技巧,提升应变能力。
3.模拟演练式培训
模拟案件现场,让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实务操作能力。
4.互动式培训
通过问答、讨论、分组研讨等方式,激发学员积极思考和参与。
5.实地考察
组织学员前往相关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毒品治理工作流程和相关经验。
培训地点
培训课程在西南政法大学开展
培训时长
培训时长为5-7天
培训人数
70人起班(具体开班人数根据报名人数确定)
本培训项目内容包含以下七个模块,每个培训模块学时为一天。
1 毒品问题概述与法律法规
1.毒品问题概述:全球毒品形势、中国毒品问题现状、毒品危害分析;
2.禁毒法律法规:中国禁毒法律法规体系、相关司法解释解读、国际禁毒公约介绍;
3.毒品犯罪类型:毒品犯罪的分类、新型毒品犯罪特点、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
4.毒品预防教育: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方法、社会公众防毒意识提升、戒毒康复知识普及。
2 毒品犯罪侦查与证据规则
1.毒品犯罪侦查方法:线索收集、证据搜集、现场勘查、调查取证;
2.证据规则与法律适用:毒品犯罪证据的认定标准、证据规则的运用、证据审查和认定;
3.毒品犯罪案件办理流程:案件侦查、移送审查起诉、审判程序、执行程序;
4.毒品犯罪案件案例分析:典型毒品犯罪案件分析、侦查取证技巧、证据审查要点。
3 毒品犯罪辩护策略与技巧
1.毒品犯罪辩护原则:无罪辩护、罪轻辩护、减刑辩护、缓刑辩护;
2.毒品犯罪辩护策略:案情分析、法律依据、辩护思路、策略制定;
3.毒品犯罪辩护技巧:庭审技巧、证据反驳、法律论证、辩护策略;
4.毒品犯罪辩护实务:典型案例分析、辩护技巧讲解、实务操作指导。
4 跨境毒品治理与国际合作
1.国际毒品形势:全球毒品流动趋势、主要跨国贩毒集团、国际禁毒合作机制;
2.跨境毒品犯罪特点:跨国贩毒集团的组织结构、跨境运输路线、跨境犯罪手法;
3.跨境毒品治理的国际合作:联合执法、情报共享、法律协作、信息交流;
4.跨境毒品犯罪案例分析:典型跨境毒品犯罪案例、侦查取证难点、法律适用问题。
5 网络毒品犯罪与网络治理
1.网络毒品犯罪现状:网络毒品交易、网络毒品宣传、网络毒品招募;
2.网络毒品犯罪特点:网络犯罪的隐蔽性、跨地域性、传播速度快;
3.网络毒品犯罪侦查:网络侦查方法、网络证据采集、网络犯罪取证;
4.网络毒品犯罪辩护:网络犯罪辩护难点、网络证据审查、网络犯罪法律适用。
6 新型毒品犯罪与应对措施
1.新型毒品概述:新型毒品种类、化学成分、危害性、识别方法;
2.新型毒品犯罪特点:新型毒品犯罪的趋势、新型毒品的危害、新型毒品的检测;
3.新型毒品犯罪侦查:新型毒品案件侦查难点、新型毒品的取证、新型毒品案件证据审查;
4.新型毒品犯罪辩护:新型毒品犯罪辩护难点、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辩护策略。
7 毒品治理与社会治理
1.社会治理与毒品防治: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全民禁毒的宣传教育、社区戒毒康复;
2.多部门协作机制: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协作;
3.社会参与与志愿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禁毒宣传活动;
4.毒品问题与社会发展:毒品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毒品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培训师资
本项目培训师资将聘请来自国家毒品治理研究中心、重庆市禁毒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及其下辖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及其下辖检察院、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执法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
培训考评
1.本培训项目设置考评机制,对于考评通过的学员可授予中国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颁发的证书。
2.考评机制包含课堂参与度、学习成果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学员反馈、项目成果评估等方面。
培训奖励
1.凡通过本培训项目的学员均能获得由中国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表现优异者可授予中国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称号。
2.凡与西南政法大学就毒品治理研究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国家机关单位、律所,可依托中国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开展课题合作。
经费保障
1.本培训项目为有偿培训,律师等社会群体的培训费用采取自费模式,公职人员的培训费用由单位之间另行签订合作协议商定。
2.由项目组制定详细的预算,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高效,并通过财务审计确保资金合法合规,同时会将经费使用情况与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中国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开展毒品治理与辩护培训项目,应以促进毒品研究合作,打造毒品研究基地,实现毒品治理研究常态长效化为根本目标。
由中国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与各合作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不断发现毒品治理问题,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同时完善理论研究成果。
培训收费
1.培训费用:培训费用为7800元/人/期。
2.相关事项:食宿、往返交通自行安排,费用自理。西南政法大学收取培训费并开具“*教育辅助服务*培训费”重庆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支付账号为111602932281,开户行为“中国银行重庆红岩支行”,开户行行号104653083991,户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3.特别注意:如采用转账的缴费方式,请于开班前将培训费转至学校账户;如采用现场刷卡的缴费方式,请在参训期间根据班主任指引前往西南政法大学财务处刷卡缴费。开班后因个人原因未参加培训的,相关费用不予退还。
培训报名及咨询
1.联系方式:023-65156392
2.相关附件:毒品治理及辩护培训报名表.docx